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养鱼,也在鱼缸里养了一些鱼,有了一些心得,与各位分享。
因为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事,家庭养鱼都只是为了休闲而非赚钱,所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很多,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,花不多的钱,提高鱼的成活率并使鱼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是关键。选择一些好养的鱼,是一个有效的方法。下面推荐的鱼都属于比较好养的鱼
- 红鲫鱼。很常见的鱼,优点是耐寒冷,据说就算水面结冰,它在冰面下的水里也能生存。这种鱼特别能吃,当然就因为太能吃,所以把鱼缸里养的一株很大的水榕啃得只剩几片叶子了。这种鱼也不怕人,我家的鱼缸里养了几条,只要人一走进,就会游到水面上,等着你喂食。缺点是虽然能吃食,但是排便比较多,如果没有鱼缸过滤器的话,鱼缸水很容易脏。
- 青鳉。优点是耐寒冷。
- 白云金丝。优点是长得漂亮,耐寒冷,水温4度左右依然存活,对水质要求并不高。虽然野生品种是保护动物,但是现在花鸟市场上卖的都是人工饲养的,而且据说野生的已经灭绝了。
- 鳑鲏。优点是耐寒冷,最低能耐0度水温。缺点是这种鱼繁殖必须有河蚌才行。
- 斑马鱼。优点是长得漂亮,游速快,因为游速快,所以它是这里面唯一一种能和红鲫鱼混养的鱼类,因为红鲫鱼很喜欢啄小鱼,所以如果游速不快,小鱼被啄到几次后很可能就死了,而斑马鱼因为敏捷游速快,红鲫鱼很难啄到它,我家的鱼缸里也养了一些斑马鱼,买来时就是和红鲫鱼养在一起,没有一条死亡,健康状态都不错,当然现在已经转到另一个鱼缸里去了。这种鱼对水质要求不高,我看到有个人在养植物的玻璃盆里养了几条斑马鱼,也不换水,植物的叶子在水面上,植物在水中只有根,学过生物的知道,植物的根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,反而要呼吸,所以盆里的水里的氧气并不多,在这种条件下,几条斑马鱼都存活了下来,而且没有任何生病的迹象。我还发现它们比较能吃,喂食时投下去的鱼食斑马鱼都是抢着吃的。本来这种鱼是我最推荐大家养的,买鱼的时候摊主说这鱼能耐寒,不用加热,我就买了,后来回去一问,有人说它在水温低于10度时就会死,但也有人说它能耐更低的温度,现在还不清楚它所能耐受的最低温度,所以目前并不推荐大家养。其实如果去掉温度这个因素以外,我觉得它比上面4种鱼都好养。
其他有些鱼,不是生命力很低,就是太凶猛,甚至把鱼缸里所有鱼都吃了,或者长得难看,毫无观赏度,所以并没有提到。
讲完了鱼的种类,再来说说养鱼时的注意事项。首先是买鱼缸里的器材,基本的鱼缸器材主要就是鱼缸过滤器和加热器。鱼缸过滤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过滤水中杂质,并通过使水流动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。养鱼的话鱼缸过滤器是肯定需要的,这个不能省,而如果你买的鱼比较耐寒,那就不需要加热器了。
鱼缸买来后先测试鱼缸是否漏水,在确保不漏水的情况下再放水,水要静置三天才能放鱼,放的鱼最好是那种生命力比较强的鱼,开始放的鱼数量要少,以后慢慢增加,在开始养鱼的半个月内,要少喂食,保持水质的稳定。现在很多人对硝化细菌非常重视,其实硝化细菌并非必须的东西,原因是,硝化细菌本来是把氨气转换成硝酸,这样避免氨气毒害鱼类,但是实际上含有硝酸的水质对鱼同样不是好事,硝酸根含量高的水质对鱼也有毒害作用,必须有反硝化细菌把硝酸根转变成氮气才行,而在鱼缸中建立反硝化的环境可不容易。所以很多人都是通过经常换水来减少鱼缸中硝酸根含量,而且温度低的时候硝化细菌也不能发挥作用了。所以说有了硝化细菌,并没有省力多少。我倒是觉得,应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减少水中的氮元素,这种方法就是在鱼缸中种水生植物,提到植物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光合作用,的确水生植物也有光合作用,但它们最重要的作用并非光合作用,况且在晚上植物不仅没有光合作用,还有吸收氧气进行呼吸。其实水生植物最重要的作用是净化水质,因为氨气在水中溶解,变成氨水,氨水会电离出铵根离子,比起硝酸根离子,植物更喜欢吸收铵根离子,因为铵根离子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利用的,而硝酸根离子必须被还原变成铵根离子后才能被植物利用,这样直接去除了水中的氨气,也就不需要硝化细菌了。选择水生植物建议选择那些好养的种类,比如竹节草,水榕,金鱼藻,尤其是金鱼藻,对水中氮元素的吸收效果很好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:phenix6的空间